毡团 | 多物种问答集
Q2. 你对她/他/它发展出什么特殊的感情/关系?你和它之间的联系是否随着时间而改变?这段关系是否改变了你对世界的看法?
给我多起源的想像,不论洞穴壁画的目的为何,绘画都很直接连结到创造性、心灵与意识,如果不同人属的族群(物种)同样都具有创造的能力,以长时间演化的角度来看,这是另一种认识自然史与意识起源的方式。
吴其育,《人族》,单通道高清影像,16分04秒,2019
Q3.你目前正在创作什么作品?或参与什么项目?
Q4.能否与我们分享你最近关心的非艺术话题有哪些?
费亦宁,《月之滨I》,单通道高清影像,有声,11分53秒,2021。“多物种之云”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Q1. 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作品中一个非人类物种的一些基本信息(他们来自哪里/他们长什么样/他们喜欢什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她/他/它的?
Q2. 你对她/他/它发展出什么特殊的感情/关系?你和它之间的联系是否随着时间而改变?这段关系是否改变了你对世界的看法?
Q3.你目前正在创作什么作品?或参与什么项目?
Q4.能否与我们分享你最近关心的非艺术话题有哪些?
大米发酵姐妹俱乐部,《山区说书人,讲故事的山区:一间故事剧院》),单通道高清影像,16分16秒,2020。“多物种之云”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我们最初在2020年早期了解到德巨里的这些超人类物种,之后在村子里花了好几季的时间来了解它们的故事。在当地的姨母和长者的引领下,我们进入了森林。她们教会我们如何区分可食用的与有毒的野生植物;还与我们分享关于发现发光的山蛤蜊和野猪的遥远记忆。在拍摄守护神树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寂静并不是空虚,而更像是一种敬畏。一根用来挖人参的幸运藤条也让我们明白并不是人类统治着物的世界,事实可能恰恰与此相反。
大米发酵姐妹俱乐部,《山区说书人,讲故事的山区:一间故事剧院》,单通道高清影像,16分16秒,2020
我们的新项目已经在萌芽阶段了,并且我们最近也在借由海洋微生物思考发酵与“转换”之间的相似性。我们同时也想结合姨母智慧、科学技术以及手工技艺,建立一个名为기술的结构。在韩语里,기술意味着将这些看起来迥然不同的知识类别全部包含在一起。
微生物,营利性企业,以及韩国偶像练习生(如果他们能算做“非艺术”的话)!
龙盼,《流动的身体》,菌丝雕塑、AI生成视频、无声,90 × 30 ×45厘米、45 × 10 × 10厘米、50 × 30 × 25厘米、22 × 10 ×8厘米、17 ×8 × 3厘米,2022。“多物种之云”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我一直都很喜欢观察角落里的小生命,真正关注真菌是在2017年,因为工作室环境极度潮湿, 地下室⻓满了霉菌,规模之大让我咋舌。所以我从对霉菌的好奇开始,一路摸索到了菌菇。而且真菌王国里还有地衣、酵母,都是非常有魅力的生命体。
越和她相处我的姿态就会放的越低,我不能像对待泥巴或硅胶一样对待她们,因为他们是生命。我必须了解她们的习性,了解她们的喜好,甚者了解她们的共生伴侣,努力营造可以与她们共处的环境,才能得到我想要的作品。而最终作品的形态却也不由我决定,这些失控的状态都很让我着迷。
孢子从菌褶中飘落的状态像阵阵雨水,所以松茸之雨的“雨”是指真菌子实体喷发的孢子。而松茸只有在生长到最成熟的时刻才会肆意的散落孢子,真菌依靠孢子去生成新的菌丝群落,对真菌的繁衍非常重要。孢子细微如尘,几乎是不被察觉的存在,但却充斥在我们的周围,与维系着我们生存的网络相互关联着。所以我就以一颗孢子的视角去审视建立于松茸之上的生态网络与贸易网络。
最近在了解地衣、稀土矿、富集重金属的植物、登山的设备和路线等等。其中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他们互相补充对方的不足来达成共生关系,这个特性非常有意思。而且还在打碎的地衣渣里找到了其他生物的影子,那一团乱糟糟的“草团”就是一个微缩的生态圈,各种生物嵌合在一起,互相弥补、支撑,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不是“单体”的概念,地衣是复合型的生命群落,是稳定的关系网,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生命概念和不一样。
张文智,艺术家
张文智,《北山》,纸本水墨,351 × 140厘米,2022。“多物种之云”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Q1. 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作品中一个非人类物种的一些基本信息(他们来自哪里/他们⻓什么样/他们喜欢什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她/他/它的?
这次展览的作品《北山》是将我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想象浓缩在一座生态景观之中的纸本水墨作品。作品中,我将许多在东北亚历史之中重要节点中所出现过的人物与东北原生的动物形象相结合,再与一些历史遗迹一起安置于东北地区原生的水草与菌类之间,形成一组类似于鱼缸制景一般的生态景观。这其中出现了很多类似形态各色的东北原生物种,这也是我许多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图像元素。
Q2. 你对她/他/它发展出什么特殊的感情/关系? 你和它之间的联系是否随着时间而改变?这段关系是否改变了你对世界的看法?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连的白云山上出现了野生的梅花鹿。大连的白云山是被城区和海湾包围着的,孤立的一座山却生存着许多野生的梅花鹿。这些鹿经常会闯入到人类的生活区域,也经常会跑到海边的礁石上散步。有一次,我在山上追踪鹿群时,看到了一头公鹿走向了一块由当年日本关东军在山上设立的刻着旅顺要塞地标带的石碑前,抬起了头颅看向山下。在我眼里的画面中,那只鹿与当时殖民者所留下来的遗迹之间产生了关联,将近代殖民者对于东北地区资源攫取的历史与当下的那一时刻都印刻在他雄壮的鹿⻆之上,再通过他的足迹不断穿梭在林与海之间。他似乎就是东北这片孕育矿藏的土地本身。对于我来说这些原生的动植物就是可以穿梭在东北亚土地上的时空之中的魂魄,无论世间如何变化轮回,他们都可以在不同的节点演化出新的生态,甚至是新的神话故 事。我的目光也随着这些魂魄从大连的海港,游历于中东铁路的沿线,最终走向北方的山林之中。
Q3.你目前正在创作什么作品?或参与什么项目?
Q4.能否与我们分享你最近关心的非艺术话题有哪些?
罗梅蒂·科斯塔莱斯 (Rometti Costales),艺术家
罗梅蒂·科斯塔莱斯,《美洲种》,黑白摄影印刷,铝板及胶合板裱装(6幅),20 × 30厘米,2013。多物种之云”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Q1. 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作品中一个非人类物种的一些基本信息(他们来自哪里/他们⻓什么样/他们喜欢什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她/他/它的?
罗梅蒂·科斯塔莱斯,《美洲种》,黑白摄影印刷,铝板及胶合板裱装,20 × 30厘米,2013
Q2. 你对她/他/它发展出什么特殊的感情/关系? 你和它之间的联系是否随着时间而改变?这段关系是否改变了你对世界的看法?
最开始,我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而发展的。我们试图把自己看作万物的一部分,而不是站在万物中心,并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接近西方文化中所谓的“背景”,以走向一种众生(人类或非人类)平等的关系。
这样不同寻常的观察视角让我们逐渐发展出一种和其他生物在艺术生产中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我们目前主要在跟进我们与物质、环境及个体相关的实验。在实验中,这些变量都可以成为创作过程的一部分。
Q4.能否与我们分享你最近关心的非艺术话题有哪些?
非艺术话题最终不是都会转化为艺术话题么?我们觉得这两者之间很难厘清界限。
我们常受现实主义及唯物主义哲学启发,并对AI有着直觉般的好奇。
艺术家:卡罗琳娜·凯塞多& 大卫·德·罗萨斯,塞尔希奥·罗哈斯·查韦斯,张欣,罗梅蒂·科斯塔莱斯,帕特里夏·多明戈斯,范加,费亦宁,刘窗,龙盼,尤利·奥罗,大米发酵姐妹俱乐部,帕梅拉·罗森克朗茨,童义欣,吴其育,杨沛铿,张文智,郑马乐
策展人:杨北辰
时间:2022年12月27日—2023年4月16日
地点:美凯龙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06北一街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30—18:00
(最后入场时间17:00)